供应商的招股书里,藏着消费品牌的沉浮史 "游品牌方们同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透过供应链的招股书,亦能窥探到近几年消费品牌的沉浮兴衰。 去年年中,新消费曾掀起一
日期:2023-06-21 17:08:30 / 人气:188
在供应商的招股书中,有一段消费品牌的沉浮史。“品牌玩家也有荣也有损。通过供应链的招股书,也可以窥探消费品牌近几年的沉浮。
去年年中,新消费掀起一波供应链上市热潮,这股热潮至今未散。6月12日,福建王楠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楠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上市首日股价上涨23.53%。截至今日收盘,其总市值为40.66亿元。
王楠科技从事纸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下游客户几乎覆盖所有行业:服装领域的安踏、优衣库;餐厅里的肯德基、麦当劳、华莱士;各种消费品的背后,如喜茶、蜜雪冰城、星巴克等。新茶,有王楠工艺包装袋的所有数字。
卖纸袋年收入10亿,王楠科技的IPO也反映了新消费的起伏。
纸袋里装着“所有行业”
陈凯生,王楠科技的创始人,是包装行业的资深人士。
1998年,刚刚卸任元祖食品总经理的陈凯生来到上海紫丹印刷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从事纸包装和广告材料印刷的公司,与飞利浦、鲍士和隆布、金佰利、卡夫、雀巢、罗氏、雅培、强生(中国)、通用汽车等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陈凯生在这里工作了12年,先后担任生产总监和销售总监。2009年,陈凯生加入德百(上海)包装贸易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
经过十几年的深耕,他对食品和包装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对纸制品包装行业做了一个前瞻性的判断:欧洲和日本的企业首先选择了纸袋逐步替代塑料,然后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引导这样的变革,中国也在这样的浪潮下。
“这里隐藏着多大的市场空间,不言而喻。”
2010年,瞄准了可观的市场空间,陈凯生选择自立门户,创办了王楠科技。正如预测的那样,随着“限塑令”的出台和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纸制品包装技术的进步,纸袋在消费品包装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根据Zion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全球纸袋市场:行业规模、份额、增长、分析与预测,2018–2025》报告,2018年全球纸袋市值为47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3.5亿美元,2019年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4%。
中国包装联合会数据显示,2014-2022年中国纸制品包装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01%,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45.47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王楠科技分别实现营收8.48亿元、11.95亿元和10.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15.27万元、8401.52万元、7551.35万元。
业务方面,2022年,王楠科技来自环保纸袋和食品包装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1.48%和48.52%,两者相差无几。
然而,从市场份额来看,2020年至2022年,王楠科技的市场份额仅为0.29%、0.37%和0.35%。此外,其毛利率也在逐年下降。2020年至2022年,王楠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1.06%、19.14%和18.48%。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5.97%、22.07%、18.28%。
一方面,毛利率的下降受制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招股书显示,王楠科技的直接材料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保持在70%左右,原材料成本最高。
王楠科技提到,原纸价格每上涨10%,将导致毛利率下降4.34个百分点,而2022年原纸采购价格为6546.51元/吨,较2020年的5512.55元/吨上涨18.76%。
另一方面,王楠科技的产品价格也在下降。2020-2022年,王楠科技环保纸袋销售均价分别为50.96元/100、47.72元/100、47.37元/100;食品包装销售均价分别为10.05元/100、9.42元/100和9.75元/100。
较低的售价可能与王楠科技的议价能力有关。以客户华莱士为例。自2018年以来,Wallace一直是王楠科技的第二大客户。从2018年到2021年,Wallace的贡献一直占王楠科技当前收入的15%左右。
同时,Wallace也是其第二大股东,他们之间在股权上的复杂关系甚至可以追溯到王楠科技成立之初。此外,王楠科技作为承租人,向华莱士实际控制人的子公司太素贸易和湖北华莱士租赁厂房、仓库、宿舍和生活设施。
虽然王楠科技声称与华莱士的关联交易不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但向华莱士供应的齿圆提手袋价格明显低于肯德基、麦当劳等非关联方。
华莱士的议价优势并不是个例。王楠科技在招股书中也表示,“食品包装市场的同业竞争者和下游客户相对集中,竞争激烈。大客户,如必胜客、乐心贸易、华莱士等。,通过多个供应商投标或议价获得订单,议价空间有限。""
一张供应链的表,写下新消费的兴衰。
供应链从来不仅仅是供应链,更是消费力的晴雨表。
2020-2022年,王楠科技环保纸袋销售额(单位)分别为9.1亿、13.9亿、11.3亿,食品包装(单位)分别为36.3亿、54.5亿、51.3亿。与之相对应的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至2022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3.9%、12.5%和-0.2%。
供应链和下游品牌一样辉煌。通过供应链的招股书,也可以看出消费品牌这几年的沉浮。
王楠科技新版第三版公转手册显示,2016年之前,其主要客户主要在服装行业。当时,阿里的跨境电商平台,即大通、灵芝、纯品、马森和拉夏贝尔,都位列王楠科技的前五大客户。
今天,凌志旗下的斯莱德宣布关闭去年在中国市场的线下门店;拉夏贝尔还在退市的阴霾中徘徊;马森也经历了连续第七个季度的收入同比下降——他们已经从王楠科技的五大客户名单中消失了。
新三板挂牌后,王楠科技开始在大规模获客方面发力。2015年,公司只有194.4万元的销售费用,到202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799.53万元,几乎翻了10倍。
巨大的销售费用带来了新客户。招股书前五大客户中,蜜雪冰城、优衣库、喜茶都是近几年的新客户。
2019年,喜茶的全资子公司Scarlet Technology和优衣库的主要包装材料供应商Tokyo Art都成为了王楠科技的客户。2020年,猩米科技和东京艺术均位列王楠科技前五大客户,贡献销售收入2986.28万元和7147.58万元,占比分别为3.52%和8.43%。
2020年也是喜茶开疆拓土的一年。据公开数据统计,喜茶2020年新增门店304家。相比2019年的220家新店,2020年的新开店增长率达到138%。
但仅仅过了一年,喜茶就从前五大客户名单中消失了。事实上,2021年上半年,喜茶就跌出了前五大客户榜单。那一年,Xi茶叶的发展速度也慢了下来。
在喜茶跌出前五的那一年,米雪冰城悄然攀升至第四大客户的位置。早在2018年,米雪冰城就与王楠科技建立了贸易合作。2021年,米雪冰城为其贡献了5501万元,增长率为854.56%。
那些年,蜜雪冰城大踏步前进。招股书数据显示,蜜雪冰城主品牌在2019-2021年分别增加了2998家、6088家和7643家加盟商,复合增长率为68.49%,营收分别约为25.66亿元、46.8亿元和103.51亿元。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新茶市场增速为26.1%,2021-2022年已降至19%左右,未来2-3年赛道整体增速调整为10%-15%。
与茶叶市场已经进入稳定期相比,中国的咖啡市场依然火爆。美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为2007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将达到36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56%。
2022年,星巴克继喜茶、蜜雪冰城之后,进入王楠科技前五大客户榜单,当年贡献收入4564.2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33%。
就在最近,星巴克公布了2023财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报告显示,今年1月2日至4月2日,星巴克中国市场实现营收增长3%,扣除汇率换算影响后实际增长11%。
同时,瑞幸刚刚宣布门店数量突破1万家,一季度营收增长84.5%;Tims天豪中国一季度净收入为3.36亿元,同比增长49.8%。此外,帝喾、幸运咖啡、Nova等咖啡品牌也加快了门店布局。
下游的激烈局面直接有利于上游包装材料供应商的布局。招股书显示,王楠科技IPO募集资金用途为建设年产22.47亿张绿色纸制品智能工厂项目,以及纸制品包装生产销售项目,主要目的为扩大产能。
供应链走向前端
早在去年年中,消费供应链就迎来了一波上市高潮。
为星巴克和瑞幸提供饮料配料的浙江德信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信食品”)计划在深圳主板上市;卖杯子给喜欢喝茶的恒信人寿,冲刺IPO宝石的;奈雪、上海阿姨等新茶的果汁供应商田野也在赶往北交所(成功上市)...
随着这几年新茶的热战,背后的“军火商”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
2021年,天业营收增长72.57%,净利润增长超过210%。也是在这一年,奈雪成为其第一大客户,收入贡献从9.63%增长到20.04%。
2021年瑞幸的复活,也将德信食品送上了IPO的前台。招股书显示,2020年德信食品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但2021年将迎来大比例增长。背后的原因是2021年瑞幸生椰拿铁的爆款。
2021年,德信饮料浓浆收入同比增长近50%,这得益于植物蛋白饮料浓浆(原椰奶、燕麦奶、浓椰奶)新产品销量的大幅增长。
国家“升级限塑令”的实施,也让恒信的卖杯生活受益匪浅。自2021年起,瑞幸宣布计划逐步用可降解材料PLA取代商店中的单杯纸袋。喜茶还更换了店内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餐具和包装袋。
也正是在2021年,瑞幸和喜茶分别成为恒信人寿的第一和第三大客户,这也让上一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降的恒信人寿在2021年几乎翻倍,净利润翻了近两番。
领投管理合伙人姚振曾告诉Tidesight,供应链等公司的底盘更扎实,优势是用时间买的。无论是设备的投入,技术的打磨,还是产品的研发,都是通过内生能力来实现的。
在她看来,近两年新消费开始进入下行周期,名牌公司业绩波动明显。这时,行业会更倾向于投资更稳定的公司,于是供应链企业开始向前发展。
另外,相对于品牌公司,供应链公司相对稳定,投资回报更好预测。“制造企业就像一个‘好孩子’,随着赛道的成长而成长。如果赛道快速增长,供应链企业也会快速崛起,尤其是那些占据头部位置的企业,虹吸效应会更明显。”
但目前供应链公司也面临着自身的问题。
首先是下游品牌的强势地位。王楠科技在华莱士和必胜客面前屈尊降低价格的情况并不少见。供应链企业多,同质化竞争严重,技术壁垒小。产品一旦成为爆款,模仿和复制就会接踵而至,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某种程度上,品牌方的强势也与供应链过于依赖大客户有关。比如王楠科技的前五大客户占营收贡献的一半,必胜客和华莱士常年在前两位。
此前,天业股份在招股书中也提到:“虽然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如果未来主要客户需求下降或向其他供应商采购产品,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品牌也热衷于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例如,早在10年前,米雪冰城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并在上游设厂。其爆款柠檬水的原料来源于四川建的柠檬种植基地。
从原料采购到R&D、生产到仓储物流,米雪冰城构建了完整的供应链,其利润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各种商品的成本,而非加盟费。蜜雪冰城也因此被业界称为“供应链企业”。
姚震提到,刚入行的企业对供应链的依赖度很高,很可能是供应链为品牌提供解决方案。但是因为供应链不在自己手里,这个解决方案能不能被品牌独占还不好说。
“因此,很多公司在达到一定体量后,会考虑自建供应链。目的是保存独特的秘籍,不向第三方输送R&D、技术等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很多供应链企业也开始做品牌。例如,鲍莉食品以6375万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厨爱芬少数股东持有的25%股权,实现对厨爱芬的100%控制,其品牌“空雕意面”是近两年赛道上的一匹黑马。
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供应链企业的突破口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向前端;二是向上下游延伸,提供大而全的货源和配送。
巨头入局,供应链就弥补了。前一秒还是合作伙伴,下一秒就成了竞争对手。
风口起起落落,新的消费公司接踵而至。消费是一个持久的轨道,有些人是短暂的,有些人可以跨越周期。不仅有品牌,还有“卖水的”都在列。"
作者:富达注册登录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OpenAI剧反映的真正危机是什么...12-05
- 生成式AI引发计算力行业“三变”12-05
- 27瓦比100瓦热,iPhone充电不快...12-05
- AI助手能给视频行业带来什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