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国家队资本”联手 VC ,给北斗产业投出 5 家独角兽了
日期:2023-06-21 17:06:02 / 人气:183
“天上的星星参与北斗”:“国家队资本”联手VC,为北斗产业投下五只独角兽。“行业圈有点热闹。
先是2023年5月17日,长征三号乙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随后将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3天后,5月30日,长沙北斗工业安全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北斗研究院”)提交招股说明书,拟登陆科技创新板。该公司专注于无线电信号的产生、测量和处理。
就在长沙北斗研究院提交招股书一天后,高精度定位传感芯片开发商“辛凯科技”就传出已完成由丰年资本领投、朗玛峰创投投资的数亿元融资。
在辛凯科技融资前,南方测绘、科电航天等公司宣布完成融资,距离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仅半个月。
卫星、无线电、芯片、测绘都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产业(以下简称北斗产业)的重要环节。
看似遥不可及的遥远行业,在每一次旅程搜索、快递查询、拼车打车中,早已渗透到我们触手可及的每一个日常生活中。服务于各种场景的北斗技术,在广泛的市场需求下,早已悄然撬动了我们每次仰望星空的亿万市场,迎来了资本的进入。
技术落地,撬动千亿市场
2000年10月31日,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此后,中国于2000年12月和2003年5月成功将第二颗和第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自此,中国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设,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己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在北斗导航卫星从技术研发到应用服务的成长过程中,早就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北斗导航产业链,大致分为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
注:图片来自网络。
空间部分包括卫星设计、制造、发射和星际增强系统,用于实现卫星的准备工作。
地面部分包括监测站、主控站、注入站和地基增强系统,用于跟踪和控制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用户细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包括基础器件、基础数据、基础软件,主要是芯片、天线、板卡、雷达等。中游是终端产品R&D、生产和系统集成,下游是北斗导航运营和数据服务。
至此,北斗导航定位产业经济,简称北斗产业,已经在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组成的产业中形成。
北斗导航卫星提供全球精确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广泛应用于物流、农业、交通、气象、救援等领域,形成了广阔的市场。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2022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007亿元,同比增长6.76%。其中,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衍生的关联产值达到3480亿元,同比增长7.54%,占总产值的69.5%。
此外,与卫星导航技术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产业核心产值,2022年将达到1527亿元,同比增长5.05%,占总产值的30.5%。
“国家队”联手VC抛出五只独角兽。
最初,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因为关系到国防和经济安全,被用于军事、气象、抗震救灾等领域。随着北斗导航技术的提升和现实场景的需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逐渐从特定的使用场景走向百姓。
IT桔子最早的民用支持政策发生在2003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北斗一号系统全面开放民用,由总参测绘局负责系统运维、资源分配和使用管理。
此后,为加快卫星应用产业发展,2007年11月,国防科工委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社会投资和企业参与卫星应用,加快成果转化,推进卫星应用产业化。
由此,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中开始出现社会资本,随着北斗导航技术在现实应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入局资本逐渐增多。第一年只有几起投融资事件,后来上升到十几起。现在一年有近千起事件。
IT桔子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数据截止于2023年6月13日)与北斗导航定位行业相关的广泛投融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等行业)共144起,占事件总数的7.4%;投融资规模达137亿元,占事件总数的4.4%。
从投资领域来看,用户细分是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多集中在下游应用方向。但近年来,上游基础器件企业也受到资本追捧,获得融资。
比如成立于2021年1月的辛凯科技,是一家高精度定位芯片R&D和设计企业,成立至今已获得四轮融资。首笔融资于2021年9月由同创叶巍、SeeFund等机构投资,后得到清华大学、广发干河等资方支持。2023年5月,丰年资本、朗玛峰创投投资1亿元融资。
空间细分是资本关注用户细分之外的另一个主要方向。
目前,在航天领域获得投资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卫星设备生产、发动机R&D和生产等方向。因为技术壁垒高,开发成本高,市场上的企业比较少,所以获得投资的赛事也比前两个少。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国有背景的投资机构是投资的一大力量,包括地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很多初创企业在前期也会得到地方政府机构的投资支持。此外,北斗产业还吸引了同创叶巍、顺为资本等风投机构和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投资,而随着北斗产业的广泛应用,VCS参与投资的事件也比以前多了,十几家资本共同投资一家公司不再稀奇。
北斗工业企业在吸引持续资本投入的过程中,成长发展成为独角兽企业。据IT桔子数据显示,目前与北斗产业直接相关的独角兽企业有5家,其中2022年行业新增独角兽3家。
从公司创立背景来看,星河动力创始人刘百奇来自航天科技集团,是火箭总体技术专家。航天洪飞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科技火箭背后的大股东是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长光卫星由吉林省政府出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社会资本和技术骨干参与的公司组建。千寻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创建。
此外,已上市的独角兽公司中,科技火箭、长光卫星已启动IPO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上市的北斗相关企业(含新三板)总数为92家,涉及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的上市公司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9.02%。
细分迎来了爆发的机会,风投也看中了这些企业。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是,在北斗产业应用的商业化进程中,应用场景的广泛推广和使用,新场景的增加以及政府开放部分领域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其中,增加了北斗产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让投资机构看到了机会。
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堪称“隐形英雄”,北斗技术应用于农业、物流、汽车运输、电子等领域。此外,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包括GIS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天遥感产业、测绘产业等)中的企业,)等依赖北斗定位导航系统的企业频频获得融资。
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数据截止到2023年6月13日),地理信息领域发生了7起投融资事件。在不断扩张的服务业中,风投们看中了这些企业:
2023年5月,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集团南方测绘获得C轮融资;
2023年4月,移动测量和实景3D技术开发商“立德空间”获得3000万元战略融资。
2023年4月,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三维空间数据平台数字绿地获得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2023年3月,地理信息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企业“中策知止”获得数千万轮融资;
2023年3月,时空大数据和基于位置的互动出行数据服务提供商“洗衣单”获得2.2亿美元融资;
2023年1月,测绘产品开发商北科天汇获得1.8亿元B轮融资;
2023年1月,高光谱遥感卫星星座系统服务商“中科西光航天”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
在中标的企业中,测绘企业主要是根据地理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进行测量、采集和绘制地图。以前多用于自然环境监测和建设,现在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等智能交通领域。地理信息数据平台,依托北斗定位导航系统获取相关数据,服务于数字城市、智慧农林、无人驾驶、高精地图等专业领域。
大潮之下,理想与现实也在交替上演。
毫无疑问,如今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推力就是国家政策。据悉,目前已出台1000多项卫星导航相关政策法规,多个部门将北斗产业化写入“十五”规划。北京、上海、湖北等代表性地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多方面推动当地北斗产业发展。
并且随着“北斗+”、“+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升级将带动新的场景应用,为未来市场增量提供无限可能。
在很多政策的支持和generate的需求下,很多人逐渐走出了体制的舒适区去创业。此前,一批曾在航天集团和科研院所工作过的人才在商业航天领域成立了企业,并吸引了顶级VC的巨大帮助。
但是,新领域的摸索,对创业者本身和投资机构都是一种挑战。由于技术壁垒高,商业变现困难,投入的资金可能会流失到水漂。之前画的远大理想也会被现实打败。
行业未来发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需要警惕:在机遇面前,风险也值得关注。
对于一个新兴的、探索中的、发展中的行业来说,前期可能注定充满坎坷,所以进入者也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先是2023年5月17日,长征三号乙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随后将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3天后,5月30日,长沙北斗工业安全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北斗研究院”)提交招股说明书,拟登陆科技创新板。该公司专注于无线电信号的产生、测量和处理。
就在长沙北斗研究院提交招股书一天后,高精度定位传感芯片开发商“辛凯科技”就传出已完成由丰年资本领投、朗玛峰创投投资的数亿元融资。
在辛凯科技融资前,南方测绘、科电航天等公司宣布完成融资,距离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仅半个月。
卫星、无线电、芯片、测绘都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产业(以下简称北斗产业)的重要环节。
看似遥不可及的遥远行业,在每一次旅程搜索、快递查询、拼车打车中,早已渗透到我们触手可及的每一个日常生活中。服务于各种场景的北斗技术,在广泛的市场需求下,早已悄然撬动了我们每次仰望星空的亿万市场,迎来了资本的进入。
技术落地,撬动千亿市场
2000年10月31日,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此后,中国于2000年12月和2003年5月成功将第二颗和第三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自此,中国完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建设,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己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在北斗导航卫星从技术研发到应用服务的成长过程中,早就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北斗导航产业链,大致分为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
注:图片来自网络。
空间部分包括卫星设计、制造、发射和星际增强系统,用于实现卫星的准备工作。
地面部分包括监测站、主控站、注入站和地基增强系统,用于跟踪和控制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用户细分为上中下游。上游包括基础器件、基础数据、基础软件,主要是芯片、天线、板卡、雷达等。中游是终端产品R&D、生产和系统集成,下游是北斗导航运营和数据服务。
至此,北斗导航定位产业经济,简称北斗产业,已经在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组成的产业中形成。
北斗导航卫星提供全球精确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广泛应用于物流、农业、交通、气象、救援等领域,形成了广阔的市场。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2022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007亿元,同比增长6.76%。其中,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衍生的关联产值达到3480亿元,同比增长7.54%,占总产值的69.5%。
此外,与卫星导航技术发展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产业核心产值,2022年将达到1527亿元,同比增长5.05%,占总产值的30.5%。
“国家队”联手VC抛出五只独角兽。
最初,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因为关系到国防和经济安全,被用于军事、气象、抗震救灾等领域。随着北斗导航技术的提升和现实场景的需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逐渐从特定的使用场景走向百姓。
IT桔子最早的民用支持政策发生在2003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北斗一号系统全面开放民用,由总参测绘局负责系统运维、资源分配和使用管理。
此后,为加快卫星应用产业发展,2007年11月,国防科工委和国家发改委联合颁布《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社会投资和企业参与卫星应用,加快成果转化,推进卫星应用产业化。
由此,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中开始出现社会资本,随着北斗导航技术在现实应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入局资本逐渐增多。第一年只有几起投融资事件,后来上升到十几起。现在一年有近千起事件。
IT桔子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数据截止于2023年6月13日)与北斗导航定位行业相关的广泛投融资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等行业)共144起,占事件总数的7.4%;投融资规模达137亿元,占事件总数的4.4%。
从投资领域来看,用户细分是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多集中在下游应用方向。但近年来,上游基础器件企业也受到资本追捧,获得融资。
比如成立于2021年1月的辛凯科技,是一家高精度定位芯片R&D和设计企业,成立至今已获得四轮融资。首笔融资于2021年9月由同创叶巍、SeeFund等机构投资,后得到清华大学、广发干河等资方支持。2023年5月,丰年资本、朗玛峰创投投资1亿元融资。
空间细分是资本关注用户细分之外的另一个主要方向。
目前,在航天领域获得投资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卫星设备生产、发动机R&D和生产等方向。因为技术壁垒高,开发成本高,市场上的企业比较少,所以获得投资的赛事也比前两个少。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国有背景的投资机构是投资的一大力量,包括地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很多初创企业在前期也会得到地方政府机构的投资支持。此外,北斗产业还吸引了同创叶巍、顺为资本等风投机构和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投资,而随着北斗产业的广泛应用,VCS参与投资的事件也比以前多了,十几家资本共同投资一家公司不再稀奇。
北斗工业企业在吸引持续资本投入的过程中,成长发展成为独角兽企业。据IT桔子数据显示,目前与北斗产业直接相关的独角兽企业有5家,其中2022年行业新增独角兽3家。
从公司创立背景来看,星河动力创始人刘百奇来自航天科技集团,是火箭总体技术专家。航天洪飞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科技火箭背后的大股东是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长光卫星由吉林省政府出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社会资本和技术骨干参与的公司组建。千寻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创建。
此外,已上市的独角兽公司中,科技火箭、长光卫星已启动IPO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上市的北斗相关企业(含新三板)总数为92家,涉及卫星导航和位置服务的上市公司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9.02%。
细分迎来了爆发的机会,风投也看中了这些企业。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是,在北斗产业应用的商业化进程中,应用场景的广泛推广和使用,新场景的增加以及政府开放部分领域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其中,增加了北斗产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让投资机构看到了机会。
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堪称“隐形英雄”,北斗技术应用于农业、物流、汽车运输、电子等领域。此外,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包括GIS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天遥感产业、测绘产业等)中的企业,)等依赖北斗定位导航系统的企业频频获得融资。
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数据截止到2023年6月13日),地理信息领域发生了7起投融资事件。在不断扩张的服务业中,风投们看中了这些企业:
2023年5月,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集团南方测绘获得C轮融资;
2023年4月,移动测量和实景3D技术开发商“立德空间”获得3000万元战略融资。
2023年4月,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三维空间数据平台数字绿地获得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2023年3月,地理信息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企业“中策知止”获得数千万轮融资;
2023年3月,时空大数据和基于位置的互动出行数据服务提供商“洗衣单”获得2.2亿美元融资;
2023年1月,测绘产品开发商北科天汇获得1.8亿元B轮融资;
2023年1月,高光谱遥感卫星星座系统服务商“中科西光航天”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
在中标的企业中,测绘企业主要是根据地理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进行测量、采集和绘制地图。以前多用于自然环境监测和建设,现在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等智能交通领域。地理信息数据平台,依托北斗定位导航系统获取相关数据,服务于数字城市、智慧农林、无人驾驶、高精地图等专业领域。
大潮之下,理想与现实也在交替上演。
毫无疑问,如今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推力就是国家政策。据悉,目前已出台1000多项卫星导航相关政策法规,多个部门将北斗产业化写入“十五”规划。北京、上海、湖北等代表性地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多方面推动当地北斗产业发展。
并且随着“北斗+”、“+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升级将带动新的场景应用,为未来市场增量提供无限可能。
在很多政策的支持和generate的需求下,很多人逐渐走出了体制的舒适区去创业。此前,一批曾在航天集团和科研院所工作过的人才在商业航天领域成立了企业,并吸引了顶级VC的巨大帮助。
但是,新领域的摸索,对创业者本身和投资机构都是一种挑战。由于技术壁垒高,商业变现困难,投入的资金可能会流失到水漂。之前画的远大理想也会被现实打败。
行业未来发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需要警惕:在机遇面前,风险也值得关注。
对于一个新兴的、探索中的、发展中的行业来说,前期可能注定充满坎坷,所以进入者也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作者:富达注册登录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 OpenAI剧反映的真正危机是什么...12-05
- 生成式AI引发计算力行业“三变”12-05
- 27瓦比100瓦热,iPhone充电不快...12-05
- AI助手能给视频行业带来什么?12-05